为什么下象棋的人多,而看象棋比赛的人少?
作者:棋行天下 更新时间:2025-10-07 10:39:25 浏览次数:5象棋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,街头巷尾、公园长亭随处可见,据非官方猜测,会下象棋的人至少有一亿人以上!然而,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:如此庞大的群体,看象棋比赛的人却非常少!
笔者也经常去棋摊看棋下棋,有一次我问一位天天在这里下棋的老大爷,问他知道王天一吗?大爷说不知道,我又问:你不看象棋比赛吗?大爷回答说没看过!后面我又找机会问了几位大爷同样的问题,他们的回答几乎一样。
天天下象棋,却从来不看象棋比赛,你说他们不爱象棋吧,他们天天都去下象棋,跟上班一样很准时,你说他们爱象棋吧,却从不关注象棋!这个问题困扰我了我很长时间,直到最近,我才有所感悟。
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下象棋的“参与性”门槛极低,而“观赏性”门槛却极高!
“参与性”门槛极低表现在:
1、象棋规则简单,非常易懂。“马走日、象飞田、车走直路炮翻山”,就这么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象棋的走棋规则,学起来非常容易。
2、对弈要求低。小时候没有象棋,就在地上画出一副棋盘,用纸片做棋子,现在象棋随处都可以买到,价格便宜,在野外、公园、长凳,或者树下,随处都可以下棋,没有任何限制。
3、线上下棋也很方便。现在各种象棋app都可以下棋,按钮一按,系统就可以匹配实力相当的对手,只要你有时间,就从来不缺对手。下棋的快乐来源于自己的亲自参与,来源于战胜对手带来的满足感,来源于不断的自我提高,一步步成长为象棋高手!自己下棋自己快乐!
然而,观看象棋比赛却需要极高的门槛!
1、象棋是脑力活动,它不像足球、篮球那样能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,梅西潇洒的过人,科比的跳投,即便不是球迷,也会觉得精彩,而象棋是纯脑力厮杀,内在的比拼,观众无法看到棋手的思考过程,只能看到棋子最终的移动。
2、职业棋手的行棋思路一般观众是无法理解的,因为功底不够。而如果不理解棋手背后的战术意图,就会觉得非常枯燥,所以看象棋比赛,是需要门槛的。
再者,象棋比赛节奏缓慢,视觉单调。高水平比赛,一步棋思考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是常事。这段时间对观众来说是纯粹的“垃圾时间”,视觉上没有任何变化。比赛画面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静止的棋盘,缺乏动态、华丽的视觉元素来刺激观众的感官。
作为观众,即看不懂比赛,视觉又很单调,那么看比赛就不是享受了,那是在遭罪,相反,还不如自己开一局!自己下多快乐,就像打麻将,看别人打不如自己打!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