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坛“东北虎”王嘉良:弈林猛虎,纹枰不死!
作者:棋行天下 更新时间:2025-10-18 22:31:18 浏览次数:82025年10月15日,象棋泰斗、北派象棋标杆人物王嘉良,走完了自己94年的传奇人生。他棋风勇猛,大刀阔斧,攻杀力强,在棋坛享有“东北虎”的美誉!
这位与杨官璘齐名、并称 “南杨北王” 的一代宗师,一生留下了“无冕之王”的遗憾,却以他独特的棋艺风格、开创性的贡献和广泛的师承,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!
王嘉良的棋艺成就,堪称中国象棋史上的传奇篇章。1956年、1957年和1959年,他三次获得全国象棋赛亚军,每一次都因某些原因与冠军擦肩而过。
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,他九次进入全国前六名,这一成绩奠定了他在中国棋坛的顶尖地位。
1980年,他作为中国队主力队员参加了第一届亚洲杯象棋比赛,助力中国队夺得团体冠军。
1984年,王嘉良获特级大师称号和荣誉勋章,这是对他棋艺生涯的最高肯定。
二、北派棋风
香港作家梁羽生曾评论说:“王嘉良搏杀之勇猛,环顾棋坛,迄今尚无人能出其右”。他的对局往往能演出惊险绝伦的局面,令人叹为观止。
勇猛凶悍、大刀阔斧的棋风,为他赢得了“东北虎”的美誉。是同时期其他棋手都不想遭遇的对手!
王嘉良一生对局无数,经典对局甚多,这里选取一局,供大家欣赏。
1958年省市友谊交流赛上,王嘉良执黑后胜王家元(天津三大名手之一)一战,完美体现了他的彪悍棋风。
这盘棋,双方以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开局,王嘉良后手五次弃子抢攻,走出一连串势大力沉的招法,最终撕开红方防线,取得速胜。
他擅用中炮抢先,用顺炮反先,布局精妙且多有创新。他的对局高昂嘹亮,每有惊人的转折,引人入胜。
三、对象棋事业的贡献
王嘉良不仅是棋坛骁将,更是象棋理论与文化的传播者。1979年,他创办了 《北方棋艺》杂志,后更名为《棋艺》,这是国内唯一的象棋月刊。
他长期担任《北方棋艺》主编,著书立说,影响甚远。他与李德林合著的《象棋前锋》《象棋后卫》《象棋中锋》《橘中胆》,以及与孟立国合著的《象棋斗炮战》等作品,现已成为难觅的珍品。
为了建成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黑龙江棋院,王老多方求援,筹措经费,煞费苦心。黑龙江棋院于1985年在哈尔滨建成,成为黑龙江省棋类活动的中心。
四、培养后辈
王嘉良在培养象棋人才方面同样成就卓著。他自1960年起便开始执教黑龙江省队,注意培养新手,赵国荣、孙志伟、张晓平等均出其门下。
他挑选学生的标准很独特——“看上去不能太机灵,但要有内秀,而且记性要好”。他认为象棋是一项静的艺术,那些看上去很机灵的孩子往往没有长性,耐不住这份辛苦。
赵国荣是王老最得意的“门生”,他不仅夺得了三届全国个人冠军,还将乃师的“北派”棋风发扬光大,成为青出于蓝的“新东北虎”。
王老对女子棋手的选材和训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1997年,王琳娜在全国个人赛上技压各路巾帼英雄,填补了北方女棋手从未获得冠军的空白。
王嘉良曾感叹自己得了3个全国个人亚军,徒弟赵国荣得了2个全国个人亚军,黑龙江队得了5个全国团体亚军,加起来整整10个亚军。
然而,这位“无冕之王”的遗产远非冠军头衔所能衡量。正如他所创办的《棋艺》杂志依旧在传播象棋文化,他所培养的弟子们继续在北派棋艺的道路上奋进。
王老的对象棋文化推广和人才培养,已融入黑龙江乃至中国象棋的血脉,深深的影响着后来的棋手!
王老一路走好!
精彩评论